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国民型华文中学”笔记

最近两个月来,接二连三的评论“国民型中学”及其面对的各种问题,似乎有受到各路人马关注的趋向,频频在中文报章上讨论的首推前董总主席胡万鐸先生,过去几个星期来,接连在《东方日报》发表过的短文就有:《是關注國中的時候了》、《集思廣益維護華教》、《支援國中維護華教 国民型中学困境与意愿》、《國民型中學問題與挑戰》至今不只四篇。苦口婆心的一再强调“國民型中學與独中為先贤们辛苦创立的华文中学”、“有90%华小生毕业后到国民型中学或国民中学就读,对提昇华文水平、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同样举足轻重。”对国民型中学当前的处境,既没得到政府应有待遇,也缺乏华社的关怀,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华社能够把回心转意,出来除了大力扶助华小、独立中学之外,也要同样关照和资助国民型中学。

12月4日,由七个华社组织催生的《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研讨会在槟城召开,据各报章报道,出席多达300人,由全国研讨会工委会主席暨森华堂副主席张金祥主持,联办单位包括森华堂、隆雪华堂、槟华堂、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林连玉基金、校友联总、华总《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但会议通过提案及日后工作方针、大会提案等,至今报章却没有具体报道。

董教总向来对于国民型中学都有一定关照,早在几个月前教总就联合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对全国78所国民型中学对华文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共69所中学回复,于8月24日发表《 2010年国民型中学华文班概况》。其中值得留意的是:

积极回应的共69所国民型中学,华裔学生总数97,479人(占94.24%),以目前全马约60万华裔中学生计算,这大约只占华文小学升学人数的16%,加上5万名(10%)在独中就读,华裔中学生74%是在这69所国民型中学范围外的国民中学就读,换句话说说:今天明绝大多数华小毕业生是分配进入国民中学继续就读,足见几十年来我国华文教育体系竟落得如此残破不堪。

仅仅69所国民型中学,却有多达40所面对华文师资不足的问题,至2010年还有96个华文教师空缺没有填补。

华文师资的培训,在2007年以前,教育部除了开办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中学华文组,以培训中学华文师资以外,也在2002年至2007年期间,通过非大学资格教师大学资格化课程(PKPG),每年培训约100名中学华文教师。不过,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不再举办KPLI中学组课程和PKPG课程,因此,这两项课程的中学华文师资培训计划也跟着停办。随着教育部的师范学院不再培训中学华文师资后,苏丹依德理斯师范大学(UPSI)是目前主要培训中学华文师资的教育机构。然而,近这几年来,这所师范大学每年通过大学毕业生文凭课程(DPLI)所培训出来的中学华文师资人数不到60人,根本无法填补国民型中学和国民中学的华文师资空缺。看来这是变相的慢性蚕食,回顾当年联盟政府为加剧完成对华校的改制工作,马华国会议员李三春与李孝友上电台以华语广播讲解改制的好处,华社如今必须铭记这种沉痛的史鉴。

全国各地的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办学效绩的差异很大,各校华文班大多面对问题,不能和槟城4所“控制中学”的成就相提并论。

12月11日,“國民型中學發展籌委會”成立,由太平華聯國民型中學董事長林榮華出任主席的籌委會,并立即召开中央机制会议,希望积极拟定国民型中学未來的發展方向。宣布工委會成立宗旨:

1,促進各国民型董事会、家教协会、校友会之间的联系。

2,捍卫生国民型中学的法定定位。

3,爭取落实当年政府改制中学的承诺。

4,正視华小毕业生升上国民型中学的问题。

5,提昇国民型中学的华校特征。



以下是马來西亞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工委会筹委会名单:

主席: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董事長林荣华

秘书:张貞明校長

副:徐品世校長

財政:彭运明校長

法律顾问:林良平律师

理事:雪兰莪光华国民型中学郑会智律师、直辖区吉隆坡尊孔国民型中学郭金棠、沙巴双修国民型中学拿督周伟怀、砂拉越诗巫敦化国民型中学陈天忠、槟城恆毅国民型中学拿督骆育明、柔佛昔华国民型中学丹斯里拿督陈孟通、森美兰振华国民型中学邱亞來、彭亨劳勿中竟国民型中学吳福球、馬六甲育民国民型中学郑肇狮、吉打居林觉民国民型中学廖永安。

保留:吉兰丹、丁加奴及玻璃市。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回应:独立在线【促董总放弃敌友对立思维、新院校友会呼吁广开言路】


我作为一个无党无派的普通民众,对于这两年来华教团队所发生的事,早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有说不出的苦闷,但是非黑白,就希望公道能够自在人心,叹息过后,只能再哼哼一句旧歌词:“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可惜,那些把新纪元学院闹得天翻地覆的人,至今还不肯放手,看来是要继续狠心纠缠下去的,从吉隆坡到新山到北马,南下北窜,好像日子就靠着张口骂“董总变质”过的,过后就蟹居在那一、两处特定的组织里,请问:这样的“捍卫华教”,华社民众有谁敢领教,这是什么居心?我没有点出这些组织的名称,是因为聪明的人会说:那是“个人行动自由,跟我们无关”。不过,他们从那里来、回那里去,出出进进的门道,明眼人都看得一清二楚的。


董总从来就是属于整体华社的。因此,只有履行华社意愿董总才会存在,那些大谈民主的人,却强迫别人去服从他们的那一套议程;这种粗暴的行为,要把董总和华社都一块踩在自己脚下,想想看,这是何等的恶劣?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

人妖颠倒是非淆

报载:10月30日吉隆坡州立華小一名家長萧燕美,指責校方強制向每名新生徵收300令吉學校发展基金,每月8令吉多媒体教学器材和全校冷气设备維修费,以及12令吉的电脑课费用,因此與2名7岁及10岁的孩子,一起向校方提出訴訟。




萧燕美代表律师陈思源指出,“我們主要是針對這三項款項的合理性,質疑校方到底有沒有法律權限,向家長徵收這些费用。”

萧燕美律师团成员:

顾问:拿督张子貞

首席律师:陈思源

其他:郑懿銘、王振林、張慧君、陈德华、张献明、张胜祥、李菁青、傑嘉德盛。



根据光明日报介绍,萧燕美目前正在马大修读法律系,同時擁有在律師楼工作的十多年经验,她清楚校方沒权徵收上述費用。根据教育法令,一旦纳入学校课程表裡的科目都必須是免费,且無需再繳付額外费用。“況且,現在的孩子,4至5岁就已懂得掌握电脑基本知识,何必再浪费钱及剝夺孩子学习其他重要科目的时间?这根本就多此一举。加上,要求学生每月定期付学校冷气維修费,也太不合理了!”

11月2日约中午12時半學生放學時間,萧燕美联同甲洞帝沙华小家长之声及小学家长会总会的成员,在学校对面马路高举布条,无声抗议。“抗議布條”內容即是要校方退款,並且“圖文並茂”貼上5家中文报章的剪报,并召开记者会,分发萧女士的声明书予现场学生家长。

其声明原文如下:

(1)於2010年4月20日收到我的要求退款信后,彭忠良校长於5月间召見我的二位孩子到校长室,劈头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妈妈还欠我一百塊!(RM100)”

(2)我的立场非常鮮明:校方沒权強收(A)学校发展基金(B)教学器材與冷气维修费以及(C)电脑班学费;因此校方声称我曾经应邀协商上述“強捐”事宜,而我爽約云云,那是一片谎言。

(3)针对吉隆坡冼都某华小一位不值得我提起他名字的小人物呼吁家长別被人利用,帶領小学生起訴学校,我要提醒他,我是一位擁有十多年行政经验的律师楼经理,也是即將毕业的法律系学生,我懂得法律,不會被人利用,我劝请不懂法律的小人物閉上尊口!

(4)州立华小董事長杨天培公开证实州立华小是一间政府全津貼学校,卻巧立名目強捐上述捐款,有误导家长的重大嫌疑。



从这几天报纸的报导,不难发觉这事件是有一定的来头,否则何必劳师动众动用那么庞大的律师团;在声明中批的那所谓“吉隆坡冼都某华小一位不值得我提起他名字的小人物”,对该校董事长王鸿财先生的这种回应,可以看出当事人的狂妄心态;声明的第4点正好是扣上了历史上华校改制的同一个调子,既然是政府全津貼华小还要捐什么款,感觉真不是味道。


如今不懂法律的人,必须格外小心,心中纵有看法,最好缩言,否则言多必误。只好挑灯细读郭沫若先生七律诗《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抄录如下,借此一番回味。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初生之犊与事后诸葛亮

有理想有理性的年轻人,对事情的可行或者不可行,评估往往直接从“是”与“非”这个大前提去考量,认定对的事自然会大胆去做,否则也就毫不掩盖的去反对它,这种可爱的精神,历史上并不少见,近来也毫无先兆的频频发生。像张念群亲临加影新镇回教祈祷所移交捐款和发言的事,毕竟很难发生在那些久踞政坛老练的领导们身上,因为大家都懂得一些花拳绣腿,做着稳当的事,肯定事半功倍。



资历往往把人造就得“稳重”,凡事都要谨慎评估一下风险得失,遇到眼前有些“行为大胆的人”,总要评评点点,宁可做事后诸葛亮。尽管自己还在拍拍胸膛,大谈当年勇,死不承认是“时不我与”,可惜这些老本却被时日萎缩得像稀世的凤毛麟角那样,倒不如仔细回顾一下,那初生之犊浪浪荡荡涌现的日子,像巨浪增涨出一个崭新的308政治局面。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

反朴归真的生机健康法

读——《百岁医生教我的生机健康法》松田麻美子著


生机健康法是百岁医生诺曼.沃克博士(Dr. Norman Walker)倡导的天然营养疗法的精髓。沃克博工50多岁被检查出患有肝硬化,并发神经炎,医生诊断他只有几个星期的寿命。但他以生机健康法治愈了自己,并且活到109岁,无疾而终。


松田麻美子女士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更简洁明了、更具操作性的生机健康法3大原则和1O大要点。她现在频繁往返于日本和美国两地,致力于推广健康教育的演讲和指导,无数人经她指导而从痛苦和疾病中解放出来,重新获的健康。作者松田麻美子本身年轻时,就经历过疾病的痛苦,因此下定决心寻求人体的健康之道,彻底更换过去的饮食习惯,再次取得健康的身体,对比自己的过去和时下一般人的饮食生活,她认为吃的东西、锻炼身体的程度以及睡眠状况,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寿命,只要生活方式转变得适合身体,就能有苗条和健康。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流行的美味食品都很难消化,将食品精制加工成具有艺术性的“美味食品”,而且这些“美味食品”都能够充分地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带来一时的快感。那么“真正的美味食品”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五颜六色的水果和蔬菜,这并非为了让大家都变成素食主义者才写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那些不知什么原因迄今仍未公开的正确知识。


作者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的有机体,要有健康的身体,就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足够的睡眠和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于疾病的防治,现代医学往往从解除症状下手,却忽略了产生疾病的原因,本末倒置。书中论述,亦符合传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正是中医学说对疾病产生的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生机健康法的最基本论点,就是强调发挥人体的自愈功能,如果这种自愈功能不被削弱的话,就能产生无限的防治疾病的能量。因此,首先必须拒绝那些现代不健康的生活内容,不得胡乱的把吃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娱乐项目。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统计数计来解析、对比各种加工食物和天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深远影响,否定各种向来被商品产家误导的时髦饮食文化。



人类创造无数的物质财富,但它却像一把双刃刀,对本身带来祸害。一个世纪前,恩格斯就这么提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自然辩证法》




 



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

坑洼不平的扶贫路

读唐米豌:《扶贫路上》


唐米豌写的这本书,完全不同于一般报告文学和学者们的农村调查报告,它是记忆体的散文,一位曾经在大马报界工作多年的女记者,凭着自己的信念,单枪匹马,毅然投入扶贫义工的队伍,踏入中国内地的穷山。在山居置的歲月里,经历那“沒有電源也沒有水龍頭,即使點根蜡燭也是一種奢侈,每一天飲用的水就是從河下游舀起來,而上游或許有人在大解小解甚至洗衣服穷乡僻壤。”开展艰苦的扶贫工作,首先要求自己要能耐各种无法想象的苦难,甚至身体伤损痛病了,也得无助的苦苦挣扎。更何况同时还要和各类负面人物针锋相对,从这样的亲身经历体验,写出的文字,读起来格外生动真切。


至于那些人性有些凹陷的人物,产生生在边远贫困地区,从日常的生活中完全可以间隙,是是极其自然的,没有刻意造作。最可恶的还是那些伪装起来到处混水摸鱼的伪君子。如同作者在序文中慨括写道:“行走中国开展扶贫事工的日子里,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当中,有不少沽名钓誉的伪善人,有打着扶贫旗帜诈骗敛财的各种宗教神棍、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真小人.........”


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数不尽的山区赤贫农户,又增添了新的灾难,那一撮“先富裕起来的人”,在河流上端盖起无数乡镇企业,为了追求本身的最大利润,在不受当局监管的情况下,日以续夜的将无数废物、垃圾、污水,未经妥当处理,一概倾倒到河流里去,严重的污染了下游的水源、甚至土地,祸害生命人畜。这些祖祖辈辈居住在山村的穷苦人家,世世代代就依靠那那河水生活,如今都喝下污染的水,制造出无数的“癌症村”,村里年轻力壮的人都到城市打工赚钱,把老人和孩童留在家乡,那些患病的穷苦人家,因为贫穷无法将病人送去城里医院治疗,长期得不到医疗照顾,只能无助的垂死挣扎。作者虽然不受过正式医疗训练,对于严重的病号,在医疗方面固然是无能为力,能做到的也只是简单的护理和诚心的安慰,但目睹这一切,悲痛的感情流露,充徹在书里的字里行间。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大枣、甘草、生姜),自己从过去二、三十年来,不知服用过多少贴,因为没有笔记录记忆也不太再清晰,因为疗效显著,这印象依旧深刻。

过去的经历是,因为工作忙碌、加上压力很大,影响心理情绪慢慢形成生理上种种毛病,那时后多以小柴胡汤的疏肝解郁为本,再根据其他状况加减配伍,疗效都令人鼓舞。从工作退休之来,那种无形的压力消失,这药方也就久违了,不料两周前自己因外感风热,未彻底治愈,引发的寒热往来,当发觉症状开始发作,即刻处方配药,因鼻塞明显,佐以桑叶、辛夷等,取得预期疗效。

2010年7月16日星期五

劳动者的尊严

首开先例,槟州13名工作超过20年的市政局清沟工人,前天获得滨州元首赐封PBS公务员勋衔,同时也获得槟州政府给予每人500令吉奖赏。


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在冊封結束后,向各报记者表明,民联政府非常感激槟島市政局清沟员工默默的为社会贡献,终日把身体浸泡在污水內清理沟渠,只為了确保槟島及喬治市的水沟保持流通。


他形容,他们都是“无名英雄”,向来没获得肯定与承认;这次荣膺勋衔,槟州政府有史以来给予他们贡献的肯定及认同。他说,这象征槟州民联政府以民为本的宗旨,即它不单单重视社会中上层人士的贡献,也肯定平民百姓的贡献。


对于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只要当政者首先予以肯定重视,相信没有人可以异议反对,最主要是真心诚意的尊重体力劳动阶级,不是蜻蜓点水,高调做一回好事,博取政治宣传,这就要看当政者的后续表现。





2010年7月5日星期一

太平华联二校“全津或半津”纷争的警戒

7月4日太平华联华小二校,在学校礼堂召开赞助人大会,以董事長林炳棟为首的学校董事会预先备好的议案,是要选出三位学校产业信托人,以便成为为即将申請得到的校地的校产信托人。因此,顺理成章的学校也将和全国三分之二(共884所)的半津贴华小一样,保留部分的董事部主权,但得不到政府对建設校舍和硬體設備的發展撥款。


会议引发以董事部一方和家教協會(包括部分董事)两方的对立争执,后者临时提出三项提案进行表决,获得超过百分之90的支持否决董事部提案,并通过:


1. 反對董事會通過議案,把申請到的校地以信托人名義註冊(使校地變成半津貼校地)。
2. 董事會應確保太平華聯二校所得到的校地是全津校地。
3. 感謝拿督鄭可揚爭取校地填土工程。


换句话说,董事部原本的议案已被否决,学校接受当局拨给的2.8英亩土地,日后自动成为所谓的“全津贴小学 Sekolah Bantuan Penuh”,最终董事长提呈辞职。


根据修订过的我国教育法令第16条明文规定,我国的学校有三大类型即:政府教育机构、政府资助教育机构,以及私人教育机构。第28条文又将学校分为国民学校与国民型学校,华、米小学就是被此条文区分成为国民型的教育机构。虽然,教育法令內並沒有任何有关全津和半津的阐述,可是教育部官員却自行运作,目的是尋找借口拒絕提供發展撥款,不給予華小建設校舍和硬體設備的分文正常撥款。


我国华校是先贤创办的,百多年来靠的是民间(纳税人)社会出钱出力,协助国家培育无数人才,直接节省了政府许多发展教育的开销。老一代人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面对坚持各种不平等、不合理的政策摧残,向来要紧牙根,艰苦走到今天。可悲的是,当白纸黑字明的政策无法有效得逞,就利用官僚使出行政操控,内外勾结,蚕食分化,据此走近“最终目标”。


华联二校赞助人之所以不愿让学校继续成为“半津华小”,也许对一再的筹款建校感到乏力,更多的原因离不开当局当局长久以来施行的压制和分化所产生的效用,务必引以为戒。

注:
(1)目前,太平华联一、二校共用校地。
(2)全國有410間全津華小和884間半津華小。

2010年7月4日星期日

哗众难以取宠

308改变了国家旧的政治体系,是人民的力量促成民联这个新的政党联盟,带进一股清新的两线制格调,像旭阳透过迷雾,感觉到新的希望。对于人民大众来说,最好最迫切就是改善民生,逐步塑造比较公平合理的社会秩序,像治病一样对待各类社会病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一定要懂得辩证,要有成熟的思想指导;倘若主次颠倒,事事都极尽政治炒作的能事,尽做些让人厌倦的事,说得过火一点,未免哗众取宠,无异步上老旧政权的末路。

几十年前,有位思想家这么写道: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评论《独立新闻在线》报导,“六百人出席反赌博集会“不要赌博运动”开跑“——尽管“人民反对赌博联盟”(Gerakan Rakyat Membantah Judi)宣称出席人数的目标为一万人,但随着政府撤回赌球执照,今天的集会只有五百至六百人出席。

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不像“极端”的极端

今天,报纸上有一条醒目的标题:“慕尤丁:派往7000国小授课 明年聘更多华淡文教师

仔细读下去,原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昨天在出席布城的“教育在领导力发展中所扮演角色”讲座会上这么指出:他已指示教育总监,从明年起加速录取更多华文及淡米尔文教师,以陆续派往在7000所国民小学开班授课。因为要让在国小就读的其他种族学生有机会学习母语。只要国民小学有高素质的教师及改进课外活动,国民小学能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这就是他在前些日子所说的“以国小为先”的最佳解读。正当“一个马来西亚”的口号响彻云霄,大谈什么尊重各族权益等等,都是表面的包装,骨子里藏着的东西一点都没变。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最终目标”

《1956年拉萨报告书》当中第12段条文写道:“我们进一步相信,本邦教育政策之最终目标,必须将各族学童集中在一个以国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家教育体系,虽然我们认识到达成这目标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而且必须逐步推行。”

虽然,在我国独立初期的《1957年教育法令》中没有“最终目标”的条文,但是“最终目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政策、法令与措施的主导思想。

政府在2007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从明年年起华文及淡米尔文将被列为国民小学的正课,其中全国有150所国小教授华文、70所国小教授淡米尔文。教育部的初步试验暂定三种模式:一、全日制教12节课;二、分上下班教五节课;三、在课外教五节课。

根据2006年统计,共有6%华裔子弟在国小就读,到2010 年预计会提升到12%;印裔子弟有43%在就读国小,预计到了2010年将提升到60%。

这是新的手段,以达到最终目标,并非是什么改革或者开放。

然而,教总目前共接獲62名国小教导华文的老师反映他们困境,並且要求該会协助以向教育部爭取批准他们到华小执教,以让他们有所发挥。一些在国小执教的老师因国小华華文班的种种问题,而希望申請到华小执教。这些问题包括家長和校方不注重华文科、課程被排在課外、学生無心上課等。在国小教导华文科的老师被視為「特殊教师」(guruluar norma),所教导的华文节数沒有被校方計算在內,必須比其他教师教导更多的节数。由于国小华文班的上課時間在課外,減低学生学习华语华文的兴趣,再加上宗教課的因素,影响到华文班的出席率。

看来,“将华文及淡米尔文列为国民小学的正课”,仍然缺乏有效的执行,算是侥幸,完全“归功”于长久以来所执行的种族政策和腐败官僚。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

舍本逐末



想想:这个国家究竟由于朋党的掠夺、滥权、贪污和浪费,几十年来吞噬了人民多少金钱财富?

现在,国阵选择真心诚意的成为断臂的壮士,还是脱尾巴的壁虎?










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

正视富士康员工的血

这是血的代价,但真相不明:

· 第十二起:2010年5月26日晚上11时,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现场尚存血迹。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

· 第十一起:2010年5月25日早上6时20分,华南富士康观兰分厂,观兰镇樟坑径村一男子坠楼,当场死亡,据悉死者叫李海,精加厂员工。

· 第十起:2010年5月21日早晨5时许,深圳龙华富士康员工宿舍发生一名男子坠楼事件,该男子经送医院抢救,于5点40宣布无效死亡,这是今年来的第十起事故该员工21岁,姓南。 当天早晨七时十五分左右,广东工业大学一位已签约富士康的大四男学生,通宵喝酒狂欢后,从宿舍七楼走廊护栏处坠下一楼身亡。

· 第九起:2010年5月14日,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北大门附近的福华宿舍,晚间富士康一名梁姓员工坠楼身亡,安徽籍,21岁。现场发现一把带血匕首,死者身上有四处刀伤。

· 第八起:2010年5月11日,24岁的河南许昌姑娘祝晨明,在宝安区龙华街道水斗富豪新村11巷某栋住宅楼9楼楼顶跳楼自杀身亡。

· 第七起:2010年5月6日,龙华厂区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24岁。


· 第六起: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  

· 第五起: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   

· 第四起: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 第三起: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   

· 第二起: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 第一起: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

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让数目字开口说话

——看看各个源流小学从大马计划下分配的拨款额度——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

“极端土族主义”专卖店

3月27日,有一家挂着土族主义招牌的新店开张了,盛会地点选在太子贸易中心,那隆重的程度,根本是不言而喻,当天到会除了头目和手下那班喽喽,还请来了一位行尊压阵,声势嚣张,可惜老行尊当天不知是否状态不佳,不愿举剑,只好由主席本人在众人的目光下吻剑高呼,飘然陶醉一番,毕竟也真能引起各界重视,报章都加以大事报导。随后几天,兴奋的心境犹未平静,在国会内外,狼牙露嘴的狼啸不断,终于一举成名。这个组织名叫‘马来土族权威机构’(PERKASA),其顶上头目就是巴西马士独立国会议员拿督依布拉欣阿里(IBRAHIM ALI)。

众所周知,新店开业,起码条件是要有强势的卖点,再搞些宣传,扩大声势,对外招揽顾客,对内振作士气,提高身价市值。不过卖黑货的,总得精美包装,还有明码标价,最好加上绿色标签或是什么国家认证,才有机会竞卖高价。可惜生不逢辰,还是叫座不起,却又心虚‘买家’误当赝品,只好惶惶慌慌地请来老行尊,花俏登台,想用一击之威,日后好分享一杯残羹。

比起同行老字号,殊不知自己欠缺的就是底子不深,刚刚入道,有谁愿意让出既得的一席之地;人家老牌土族主义,凭藉过去几十年来建立的先机,从英殖民地政权接手来,就有精英们从旁协助,早就操控着国家的整体大权,揽刮一切资源,以致形成山头林立的利益集团,也有大家认可的分赃规则。

经历308的洗礼,贩卖极端土族主义,如今虽被人类归为黑货毒品,昔日的贩子,现在也都门庭冷落,处处挨打,犹如过街老鼠,尴尬难堪,不在话下。但老字号还是仗着财雄势大,花钱请外国专家指点,重新换个包装,选个名堂叫‘一个马来西亚’,又在喽喽们的歌功颂德下,招摇热卖。






2010年4月11日星期日

遁世离群

前天,《光明日报》对前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专访,文章在昨天(4月10日)刊出,有一半的篇幅谈到对巫统的看法:

他说
:“儘管308全国大选之后,虽然巫統某些領袖的言论,还是让华社感到不舒服;可是,要一个50年历史的政党(巫統)作出改变,確实需要多一些時間,況且改变是必須要多方面撮合,才会看到效果。难得目前巫統在某些方面,已經作出了一些改变。”还有:“一些巫統領袖最近发表了一些不适当的言论之后,隔天就主动作出道歉的态度,已证明巫統已经有明显作出了一些改变。”

例如
:“二月初,首相特別助理納西爾,在馬六甲国际貿易中心举办的‘一個马來西亞’研討会讲座上,公然贬低大马华、印裔是‘外來者’;并声称他们以外來者身份來到馬來西亞,如今在这个国家享受生活,华人妇女也來这里‘卖身’。納西爾把独立时期草拟大馬憲宪法的功劳,全揽在巫統身上,並边缘化其他联盟成員党的貢献。不过,他之后道歉呈辞。”

“本月初,农基部長諾奧馬在雪兰莪州国陣大会致詞时,提出‘公民权论’侮辱华、印裔,现场有15名马华加埔區会代表集体离席抗议。結果,諾奧馬也在隔天透过国陣后座议员理事会執行秘書范清淵的安排,针对本身言论引起的爭议,向中文媒体发表文告公开道歉。”

至于巫统领袖的表现,他认为:
“在308之後巫統已經觉悟到,若不要作出改变就会被人民唾棄,在內閣会议上首相经常提醒部長们必須改革,否則将不會贏得人民的支持。”

确实,巫统创党超过半个世纪,向来一党独大,骄横跋扈,已经泥沼深陷,真的想要改变,也并非一朝一日的事,自然需要时间;那么,究竟需要多少时间?从何着手?最根本的消除官僚政治的贪污、腐败、滥权,有什么具体规划?否则,一切都属于空谈。
民众知道,308以后又加上经济低迷,把市井民众和官僚政治矛盾提升和加激了。如今有信心和能耐的,只剩下国阵的成员党高层,民众是没有能耐了。过去,身居高位达官显贵不问民众的疾苦,仗着手上操控资讯机器,总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可以随意偷鸡摸狗,视民众为无知的阿斗。可惜现在时不我与,资讯不再容易操控,民众的耳目开窍了,抵挡不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巫统的一小撮头目,只好频频对自己的恶言公开“道歉”。
许子根如果相信那些发表种族主义言论,侮辱华、印族群的官僚们是真心诚意道歉的话,或许现在已经迷途在似海的深宫了。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抽薪止沸

向来自称代表华人利益,拥有百万党员的马华公会,经历一年半的内部派系纷争,最终达成中央理事总辞重选,从台下的‘派系恶斗’演到台上的‘民主竞赛’,终于迎来‘改朝换袋’,现在祭出整合团结的破旗。

世事沧桑,却是万变不离其宗,今天的马华,充其量还是脱离不了和巫统的仆从关系,产生不了横刀立马的大将,大格局没力突破,只能苟活在巫统所主宰的笼筐,不管怎么老谋深算,也只能在门面内外加点花俏,看上去暂时顺心顺眼。

没有例外,先从本身派系利益出发,行使总会长职权,重委各个州联委会主席,再分配各阵营头目担任中央的各级党职、会长理事会,安抚收编落败的残余派系。

对外搞“小联系”,藉以粉饰形象,提高身价,破例邀请、华总商联会及七大乡团主席,“列席”马华会长理事会议;实在划算,一举两得,既可替自己点缀加分,也向国阵老大邀功。

至于,国家的课题,至今只字不提,如此团结、整合党的团队,再出发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就连自己的党内基层也闷不过来了。

随意看看在马华周围的一些部落格网站,不难知道马华基层对国阵和党有什么看法?
李少荣在标题《周美芬,好样!》文中写道:“周美芬是否能东山再起,没有人知道,因为大部份马华中央代表的思维都与外界脱节,他们只关心派系和私利。”
阿武叔:《周美芬炒米粉,诺奧马炒鱿鱼》“诺奧马用猪的角度发表污辱大马华族及印族的‘公民权论’,还学猪八戒自以为很帅的洋洋得意,结果引起争议,被逼公开道歉。”
又 :“乌雪国会议席补选,国阵要胜出其实不难,敢敢将猪脑炒鱿鱼就行了。”

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民众的信息

在马华328重选之前,有几份网上媒体作过民意调查,民调结果最受民众欢迎都选择翁诗杰,同样的最不受欢迎的却是复出以救世主姿态的黄家兄弟。可是,到了真正的马华中央代表投票,结果是翁诗杰以最低的票败阵;从报纸上看,没有人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惊奇,大家心里有数。这也许就是民众发出的一则清晰的讯息,我这么解读:民众看透马华,自然也看透国阵,不再有什么期望。

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

又再蚕食华、淡小学

几个小时前,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在第29届吉隆坡国际书展主持推介礼后,在记者会上这么说:“内阁已决定在2011学年起,增加小学的英文及国文课节数。华小及淡米尔小学,国文的节数将从原本每周的270分钟,增至330分钟,共增加60分钟;而英文节数则从每周的60分钟增至120分钟,也是增加60分钟。”并补充说,每周总的上课时间没有改变。

换句话说,这样只能减少母语的教学时间。

事关,不久之前,各民间组织有鉴于提高小学英文水平,曾经再三向教育部建议,增加华、淡小学的英文上课时间从每周60分钟至180分钟。

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上个世纪中发生过的事,经过无情岁月的风化,有些老早就消失得像飘落在地上的尘土那样,无迹可寻;但也有些事情,虽然被人为的封埋了,却仍然存在,只等待春风化雨,它就要破土而出,尽管现实中仍有诸多遗憾,却能够乐观的看待自己,就像清朝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0年3月14日下午2时,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这本叫《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生运动史料汇编》,经过两年的工作,终于汇集出版了,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推介礼。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

政客是白骨精

我说政客是白骨精,当他们在政途上沦落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会尽快变换一副面孔,重新亮相,继续招摇过市。奇妙的是,有一些一向不想做事的政客,一夜之间有的变成心地慈悲的善士、也有的变成威武的民族斗士,总之都是民众父母,自己一再牺牲付出,如今逼不得已,只好转换舞台,言外之意,他们一点也不亏欠大家的。

知道现代的一点消费常识,一种商品动辄更换包装,说是寻求新的卖点和市场定位,是不能尽信,一般是产品出了问题,可是没有那一家产商会诚恳的,把自己的问题坦坦白白的公告天下。

不久之前,有几位民联的国会议员,相续退出自己本来所属的政党,出场之前,总是嗡嗡了好一阵,用来引人注目,我们从报章的新闻看,顶多只是个人利益和组织关系的事,没什么大是大非,或者高层次的原则的问题,对民众利益的是,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却说成是自己遭受无辜逼害,本身坚持要为宗教和民族奋斗,不满组织乖离奋斗目标。

现实中的许多政客,都是聪明的白骨精,食古不化,一再低估了民众的智慧,视天下的民众为唐三藏,岂不知当今更多民众已经变成了孙悟空,308之后,炼出一对火眼金睛,叫他们原形暴露,今后如果还想要欺人造孽,那就要挨一挨老孙的金箍棒。

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

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由于,吉隆坡高庭在2009年12月31日作出判决,裁决天主教周刊《先驱报》可使用“阿拉”字眼, 并宣判内长和政府早前禁止该报使用有关字眼的决定“不合法及无效”。

内政部长希山慕丁在布城内政部主持内阁会议会后会后,向媒体发表“不阻止”人们举行集会的立场。

内政部一反过去严打街头示威的传统,宣布可以表达他们对该判决的感受。根据当天的《马新社》报道,内政部长希山慕丁还补充说, 这样的示威抗议,不能够危害国家的安全, “若它影响安全, 我将采取行动”。

1月8日凌晨开始,雪隆一带就发生了三起教堂遭抛掷汽油弹纵火案,其中以吉隆坡Desa Melawati神召会(Metro Tabernacle A/G) 极为严重。

看来,极端种族主义势力、投机政客和垄断财团相互勾结,他们要继续享受着几十年来的各种甜头,是不会轻易放弃或者悔改的。现在,是时候让全国人民看看,那些挑起事端,危害民众安全的暴徒,内政部是否真的采取行动?

这使我记起40年代的一首旧歌,其中有一段唱词: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种瓜的得瓜呀种豆的收豆,
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2010年1月3日星期日

二毛子实用主义

今天,本地的华文报纸都同时用显著的版位,来报道李光耀在对《国家地理》杂志重申他当年关闭南洋大学的谈话,当中一段说道:

我后悔没早点做(关闭南大),因为有政治上的因素,担心在接下来的大选中会引起选民的强烈抗议。这些人一直都固执地把语言、文化和生活当成人生的全部,但我是个实用主义者,知道单靠华文你是不可能在新加坡过活的。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人民吃得饱穿得暖,我们这里没有腹地和农场,靠的是贸易……我们吸引大批半导体厂商来新加坡设厂,使新加坡成为生产电脑和电脑周边产品的大规模中心,这些跨国厂商来自日本和欧洲各国,他们都讲英语,所以受华文教育者吃亏了,而因担任较低的职位与领取较少的工资,他们都很不满意。最后,连国会里出身华校的议员们都说政府必须采取行动,不然就会毁了这些华校生的前途。
当时的华文大学也因流失优秀生,只能招收次等生。由于学生的素质差,大学降低水平让他们毕业,结果文凭变得没有价值。当他们找工作时,反而是把大学文凭藏起来,改以中学文凭取代。所以,我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情况……我让华文大学的学生和讲师并入英文大学,开始的几年引起了很大的不满,但是当他们毕业时,全都选择领取英文大学的文凭。这个问题也就这么解决了。
——李资政谈当年关闭华文大学


没有受过本身民族文化熏陶过的‘二毛子’,老早失去自己文化的特征,也根本无法理解什么是民族文化,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相互交流融汇,形成珍贵的各种民族特色。还记得当年新加坡南洋大学被强行改制的时候,星洲日报发表社论,主笔李星可用“数典忘祖的二毛子”来形容李光耀。

几十年后的今天,总结那自称是实用主义者的老板哲学,就是:---- 成败论英雄;一切讲求市场效益;学校是人力资源的工厂;产品销售得到最快回酬。

2010年1月2日星期六

蛀米虫



人的记忆,跟随着年龄慢慢衰退,我大概也不能例外,可是奇怪的是,有一两件事,明明知道是这是小事,至今却没法忘掉。

记得去年的一次和朋友交谈,是一位住在沙登新村的朋友,话题从日常生活打开,谈到民联执政和新纪元风波等等。这位朋友在沙登新村生长,从小到大住在新村,在新村生活几十年,间中只有短暂离开几个月,到中国再修习中医学。几十年来在新村的华社活动,关心华文教育,做自己能做的事。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能够始终一贯尽力而为,就是难能可贵。

新村居民的民生福利,当政者从来都没有正视,如今换了政府,大家想知道一下,有些什么新的变化,要知道的办法,最直接的就是问问那些身在新村的人,他们亲身对各种施政感受;特别是教育课题,哪怕是细小的枝节,也都是最敏感的神经线。

朋友告诉我:在308 之前,难得当地州议员对华小关心,并拨款给新村二小修建运动场所,结果送来一些建材,当总务的朋友去接收,原本讲好是拨款一万元;结果,送来了一罗里车的砖头、水泥,加上一罗里车的木材算数,仔细一看,送来一罗里车的木材尽是一些大小、长短不均的杂木。他不让司机把这些杂木卸下,告诉载货的司机说:“如果卸下给我们这些不能用的木头,我们反而要麻烦自顾车子来把它载走丢掉。”

运货司机也明白,但也无奈,自己只是按老板吩咐运载过来的。朋友向送货的公司了解,得知‘我们只是按照上头供应商的指示’;最后继续查询到了相关的源头,事情的来龙去脉,总算弄清楚了,说白了这不过是当今惯用的规矩,是潜规则,本来应该心知肚明,要是想拿到现金拨款的话,难处很多,无论如何,到头来根本拿不到七成。

沙登新村是属于客家村,老一辈村民多数来自广东惠阳,至今华人新村特色浓厚,他们早年生活艰苦,凭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自力更生,能把新村的学校办好,还注入吉隆坡周边的各种华教组织的筹款活动,凡事不落人后,从循中到董总,到新纪元学院开办,每年一度的开放日义卖活动,至今年年到会。

去年“新纪元风波”上演,村里跳出了一位红人,忽然摇身一变,自封为保卫新纪元学院“家捍会”的头目,此人过去孩子在新纪元念过书,刚好有心人在斗董总,顺势跟着大旗呐喊捍卫新纪元。这事让大家感到气愤不已,说来简单:这人原本负责新村某区的筹款工作,却暗地里私自将款项和收据提前“结算”,没有上报,公然私饱中囊,事情被揭发以后,虽然没胆抵赖,可是至今还不愿如数攤还。

毕竟世间上除了凶恶的老虎猛兽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虫虫,蛀米虫专食人们辛苦得到的粮食,令人痛心又恶心。


附图:“家捍会”向新院副院长(中)提呈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