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分水岭”讲座(Malaysia Chinese At The Political Crossroads)在吉隆坡举行,压轴戏是马华与行动党的公开辩论会,看过相关的录像,没发现令人振奋的环节,特别是对于今后的国家政策,点到的太少,要想探探不同华基政党对当今华社热门课题的政策倾向,必定失望,更像是量身定做的13届全国大选的热身。
马华总会长抖出来高昂声调,一看内容,条条款款尽是自我开脱的“宣传材料”。对手——行动党总秘书只些少触及民联的一些已经承诺过的政策,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这五星级排场的盛会,不会过分。
在前面几场讲座中,有两处发言必须留意,关系华教课题,这矛盾在日渐尖锐,随时触动华社的神经:
其一是在前面的专题讲座上,当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魏家祥被问及馬華是制定不利於華教的1961年教育法令第12(2)條文幫凶时,便振振有词的歸咎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不能以今天年代的華人看回當時華人的想法,因為當時的環境並不一樣。然而,馬華曾不斷提出廢除該條文,即闡明教育部長有權在適當的時候將國民型小學改為國民小學的條例,惟遭到時任教育部長拿督斯里安華的阻止。表明——这就是马华故意扼杀向来站在争取民族权益前线的董教总的一贯伎俩。
其二是马华教育局主任张盛闻所谓的“华教问题获得改善”,以我国的华文教育所面对的师资、资金和新校舍三方面的问题已获得改善,出示数据证明自己的说法。从2006年的649人就读师训,到去年的1千250人;而临教会被取代的问题也获得教育部的关注,答应提供训练。
他说,华教的拨款也从2008年的5千万令吉,提昇到2009年的9千500万;而2012年的拨款更高达1亿令吉。
“从2008年开始,有22所华小获得批准,其中的15所已经完成建设工作。”
“华教发展受到限制的现象不仅是发生在马来西亚,其他国家如印尼、新加坡和菲律宾也是在过去面对相同的问题。”
看来这就是马华要华人息争,迁就于巫统的单元教育政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