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学校不断“霸住土地”



前天,中国报有一则新闻,说是雪州政府批准蕉赖十一哩华小3块已用了20多年、总面积达3.65亩的土地作为校地,包括华小礼堂、草场土地终归学校所有。

3块刚获批准的土地,包括面积1.8亩的学校草场与临时课室、1.3亩的学校礼堂,及礼堂与草场之间的道路保留地0.55亩。

蕉赖十一哩新村华小董事长钱锦发说,董事部计划再向州政府申请,將校外泊车场土地及建在新村住家地段的学校科学室,也申请为校地。

他说,泊车场约0.5亩土地,建在新村住家地段的科学室也用了10多年,希望可获雪州政府批准为校地。

更无奈所谓指出,学校过去从300多名学生增到目前3600人,全靠学校不断“霸住土地”。

“霸住土地”——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华小的典型遭遇,全靠学校不断“霸住土地”,辛苦“霸占”的只是那米粒大小的土地,令人看了心酸,欲哭无泪。 

华小的厄运连连,灾难不断,却仍然生机勃勃,正如董总主席说的:“搞华教运动的人看似孙悟空那样,七十二变;可是当局一旦念起紧箍咒来,大家就头疼不已了”。(大意)

几十年来,有形无形的单元教育政策不胜枚举,随便什么明规暗法,轻易就把华小卡得死死,让它这样畸形成长,他们要的是点缀的“盆栽华小”,既可以自我炫耀——我国是中国以外拥有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

宽柔中学校本部大型发展计划相对意见比较



报载:128日,新山宽柔中学董事会召开会员特別大会决议校园大型发展计划,会场两度剑拔弩张,会员与董事爭相发言,结果第一项拆除乐群楼,以兴建两楼新教学楼议案,以17票微差被否决。

今日出席可合格投票会员有183人,无合格投票会员(入会未满1年者)是10人。

3议案通过23项待通过的建议方案,如下:一、拆除乐群楼,在原址兴建两栋新教学楼,其高度交给大型发展委员会及顾问工程师。-- 结果:不通过。

赞成票数:78票,反对:95票,废票:1票(共74人投票)。  

二、兴建多层综合体育馆及地下停车场,內部设计细节交给大型发展委员会及顾问工程师处理之。-- 结果:通过。

赞成票数:102票,反对:66票,废票:2票(共170人投票)。

三、配合新教学楼、综合体育馆及地下停车场等的建设,改善各基础设施。-- 结果:通过。

赞成票数:88票,反对:77票,废票:5票(共170人投票)。

 

为此,仅将所知相关资料,作一初步对比: 



 
 

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

黑字批文不改、妄想鱼目乱真珠



关中的争论又有新的进展,这回还是老调重弹,说来说去只是一些口头承诺,想降低民众的智慧,去相信口头承诺能够作为黑字批文的附加注析,除了马华,恐怕相信的人不多,充其量属于口水新闻。

关中董事长的方天兴,昨天发表文告说,从首相和副首相的多次谈话显示出,关丹独中是一所可以报考统考的独中。他还说:“副首相亲自表示,政府是通过批文中的第8条文,阐明教育部『得到照会』关丹中华中学的学生,也將报考政府文凭考试以外的考试,包括统一考试在內。”因为,关中是经过教育部长(慕尤丁)与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等人花了不少时间,再三酌情研究之后,才发出了有关的批文。

关中董事长的这篇文告,矛盾百出,真是笑话,其中:

1,教育部允许“报考政府文凭考试以外的考试”,说明了根据国家教育纲要,将来关中学生必须参加政府考试,这和所有国中规定的课程没有差别,是如假包换的国中。

2,考统考是所以独中基本规定,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政府考试和其他校外考试。

独中、国中对这两种考试都有主次之分,泾渭分明,其课程性质和特征两者完全不同。

话说从关中批文出炉开始,先是躲躲藏藏,等到批文曝光,就来自行阐述;由于教育部批文明文规定关丹中华中学,是一所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实行国民中学课程、考政府考试的中学,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动用了首相口头“承诺”了,教育部就是不该批文,自己越描越黑,岂不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想要“鱼目混珠”捡便宜,华社才不会答应。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钱势有余、涵养尚缺



昨天,我国下议院修改议会常规第36(4)条文,禁止国会议员发表性別歧视的言论。为了进一步说明,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甚至在国会下议院总结时,重提5年前发生的“月漏论”,他说一些字眼在平时並不具有歧视性或敏感性,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却被认为是歧视。

众所周知,习惯在国会里肆无忌惮,喜欢狂妄发表侮辱女性言论的巫统国会议员大有其人,他们这种特权表演,早已经见怪不怪了,算是巫统精英的家常便饭。 

于是,国阵京那峇当岸国会议员邦莫达即刻对号入座,他宣称部份议员之所以发表性歧视言论,乃是因为不堪对手挑衅,所以也应该在相关议会常规加入禁止发表挑衅言论。因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不应该以此作为发表“歧视言论”。 

言外之意,只要本身受到“挑衅”,一时笨拙到不懂的怎么回对,宁可现回原形返朴归真以“歧视言论”回敬,也许这算是“部分”国会代议士的特权吧,不属于不良行为或者过错。 

中华文化讲求涵养,因为那是待人处事的基本人格要求,涵养使人严肃而不孤僻,使人活泼而不放浪,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轻狂,使人沉着而不寡言,使人和气而不盲从。
 
因此,那些国会大堂里的这部分“风头人物”,看来是类属衣冠沐猴一系。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真的“幼有所长”,抑或有样学样搞宣传?



据说,是受意大利女议员丽茜雅罗祖莉两年前携女参加欧洲议会之举启发,行动党沙登区国会议员张念群也带着4个月大的女儿上国会,以行动敦促政府在政府机构设立托儿所,给上班妈妈方便。 

张念群稍后抱着小矜格在国会走廊召开记者会时说,“我受到丽茜雅罗祖莉启发,决定带4个月大的女儿来国会。”果然,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可谓本小利大。 

新闻学有这么一句经典:“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看来,这名政治人物不愧是创造新闻的能手。从报导真看不出有什么认真的态度,诚心诚意要顿促政府机构带头设立托儿所;要是认真的,为何不先写进民联的橙皮书里,说明这是民联的政策,相信能获得民众更大的支持。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几十年前,当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有人说“国营企业替员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场”样样都办,那时小小托儿所当然不再话下,更大的办商店、学校、医院和疗养所,有些大型的甚至还有自己管理的坟场;要替考虑的不只柴、米、油、盐,还有生、老、病、死。如今,被市场经济取代了,过去的这一切都成了笑话,变成经济效益的绊脚石的罪魁,不见恭维只见诅咒。 

如果这只是聪明的代议士透过国会作适时的政治宣传,那就罢了,我们眼前看到的是跳梁政客,没大不了。否则,就应该白纸黑字写在民联的政策里才对,真要做事就少耍花招。

2012年11月27日星期二

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



昨天,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接见3个华团代表,代表们即时向外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已经和当局达致数项共识:当局同意保留1年制的中学预备班、检討华小的国文课程以及让华文课教学时间维持在每週300分钟。同时,国民型中学预备班也將会保留现状,取消之前所指的伸缩性处理或缩成3个月或半年;华小第二阶段(四至六年级)的国文课是每周270分钟,另外300分钟是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华总、教总及校长职工会,从“协商”的大门进去,代表华社对《2013-2025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提出意见,并获得当局的口头答应,取得“初步成果”,迫不及待的宣称自己和董总领导争取华教权益抗争是“殊途同归”。
 

然而,明眼人却看出,当局口头承诺的不过是三两项技术调整,已经是“初步成果”;舍弃不合理的尖锐政策不谈,是粉饰抑或争取?高调宣传掩盖不了整份《报告书》中对华教不公平的实质,在这特定的关键时刻,配合当局退一步进三步的表演,真难看!
 
 

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单元教育政策一再重申



1,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昨天在国会下议院以书面回答马华班丹区国会议员翁诗杰的问题说,由于国内60所独中自行落实的课程纲要,与1996年教育法令的国家课程纲不符,因此政府不再开放申办独中。而且还一再强调“申办独中已不再开放进行,这是因为60所独中推行本身的课程纲要,且不符合1996年教育法令下的国家课程纲要。”这话说得很清楚,也就是巫统的“单元教育政策”不变;要吗只有你们跟我的。

2,  11·25反对教育大蓝图和平请愿”,凝聚着全国华社的力量,眼看即将平地而起,由于当局手下的小喽喽们“招架无力”,只能用缓兵之计,日前冲着而来的有:以隆雪华堂为首的16 个团体成立教育大蓝图研究小组,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擬定一份57页的《2013-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评析和建议,促请政府成立一个独立、中立与公正的“教育监察委员会",以监督及调查教育部的行政工作。要求教育部花更多时间与民间和专业团体交流。这就是舍阳光大道走小径,可以预见,最终会是成事不足,弄得自己难堪。

3,  至于像马来西亚六桂堂总会长拿督洪细弟、马华公会中央宣传局副主任卢诚国、马华妇女组教育局主任黄淑华、马青教育局主任张盛闻、马青联邦直辖区州团长周连琼上议员等,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给主子欢乐欢乐。

4,  教育部就是巫统的化身,巫统的极端派不会改变,如今奢望什么协商、圆桌会议,充其量只是一厢情愿豫木求鱼。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关于 11·25 反对《教育发展大蓝图》笔记




 

1.  什么是《教育发展大蓝图》,其主要内容有那一些?

根据教育部的宣布,新出炉的《2013-2025 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是延续政府之前提出的“国家转型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改革目前旧的教育制度,以便“让大家能跟上竞爭激烈的国际环境”(首相语)。其内容总共归纳为以下11项要点主题:

Ø  公平地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素质的教育
Ø  確保学生精通马来文和英文
Ø  培养具有优良价值的人民
Ø  转型教师的行业为专业选择
Ø  確保每位学校的领导人表现优良
Ø  赋权予州教育局、县教育局及学校,依照需求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Ø  善用资讯与通讯技术,提高大马学习的素质。
Ø  转型部门的传递能力
Ø  与父母、社区、私人机构合作
Ø  善用每一分钱栽培学生达至最好的学习成果
Ø  提高透明度及公眾问责
 

2. 《教育发展大蓝图》有那些建议对华教不利?(取自教总初步看法、建议)

Ø  《国家教育发展蓝图》认为多源流学校的存在不利我国国民团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必须想方设法,制造机会让不同族群的学生交流接触,以促进团结。这当中,把国小发展成各族国民的首选学校,让各族群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互动和交流,是政府的最终目标。

Ø  重视国英文,却忽视华印族群的母语教学。它强调,每个学生至少必须掌握国语和英语两种语文,同时也鼓励学生掌握其他的附加语文。政府完全没有顾及华小学生和淡小学生也必须掌握各自的母语。

Ø  “提升华小学生的国文水平”,要华小和淡小从四年级开始采用与国小一样的国文课程。教育部从2014年起,在华小四年级开始采用国小国文课程的措施。与此同时,教育部计划在华小第二阶段增加国文科上课时间至每周270分钟。甚至在放学后为有需要的学生增加每周5小时的额外国文课时间。

Ø  建议废除中学预备班。随着政府落实在小学第二阶段采用和国小一样的国文课程,教育部预计将于2017年废除中学预备班。其实,预备班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华小和淡小学生国文能力不达标的问题,以便他们在完成小学课程后,有一年的时间来提升国文程度,以顺利衔接中学的课程。基于每个学生语文掌握能力不一的事实,因此预备班的设立是有其作用和必要的。

Ø  完全忽略了华文独中的存在。政府应该正视华文独中长期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贡献,并给予华文独中正式的肯定和支援,包括全面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以作为申请国立大专院校和进入政府机构服务的录取资格;制度化给予华文独中固定的拨款,以协助华文独中的发展;以及批准在有需要的地方增设华文独中,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的需求,但是《国家教育发展蓝图》完全没有对此进行探讨和给予任何说明,这再次说明了政府完全不重视对华文独中。

Ø  有如教总先前所指出的那样,它直接剥夺了华小和淡小所应享有的平等待遇,

Ø  政府的这种做法,就犹如给了华小和淡小一个“躯体”,但“五脏六腑”都是有缺陷的。这种情况若不及时加以处理,也许有那么一天,最后恐怕连“灵魂”也失去了。 

3. 实施多元教育制度,才能够为国家妥善发展人力资源,并留下珍贵的人才?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教育制度,首先应该是以民为本,尽力栽培年轻的下一代,发展他们的潜能,为国家培育有用的人才,以便他们将来对国家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很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制度,既不珍惜人才也忽视国家的未来发展;独立几十年来,还在顽固的执行着狭隘的单元教育政策,宁愿让大量的优秀人才逐年流失,视若无睹,对于民间一再的唉呼,充耳不闻。只要我们回顾一下过去的历史,始自1952年(独立前)起的各类“教育报告书”,名目繁多,却是一脉相承,无一不是在贯彻狭隘的单元教育政策,为此宁愿舍国家的发展、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自私的满足一小撮既得利益者的私欲,人祸可狰。 

4. 政府不改变错误的教育政策,必将祸延下一代,不应该执迷不悟。

谁不想看到自己国家的日渐进步、繁荣昌盛,可是这二、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各项发展已经远远的跟不上临近国家的发展步伐,在这个区域里,逐渐失去各种原有的竞争优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的逐年流失,在过去的每一个年头,流失掉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有增无减,难道当局还要坚持本身的错误政策,让错误延续到我们的下一代吗?我们要向当局再次呼吁,现在就改变所有不合时宜的教育政策,抚顺民意,实施符合世界潮流的多元教育政策,及时挽救我们的下一代,也挽救我们美丽的国家,事不宜迟。 

5. 过去向当局提呈的一切,都是石沉大海,董总唯有号召大集会和平请愿。

我国的政府是由人民通过票选产生的,是当今的所谓民主制度,宪法赋予全体人民有各种表达意见的权利,当局制定政策时,除了上情下达,人民也可以下情上达权利。非常令人失望的是,过去几十年来,董总或者其他文教团体对教育课题所提呈的各类书面建议,不胜枚举,但从来就没有获得当局通过任何形式的正式回复,这简直就是在冥顽的歧视民意,难道不是公然背弃了首相要“以民为本”的宣传口号吗?今天,对于“教育大蓝图”当中许多不合理、不公平条款,令华小置身于朝不保夕的危险处境,董总除了再次“上书陈情”,大声唉唤,形势所逼,唯有号召大集会和平请愿。正如日前陈玉康先生所说的:“提出诉求和呈备忘录现时已不适用,唯一途径就是采取和平请愿大集会。董总这样做是逼不得已。”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笔记—棕油、燕窝



棕油


20123月份马来西亚棕油理事会(MPOB)的资料显示,大马油棕栽培面积已达500万公顷,其仅次于印尼佔全球栽培面积的45%,同时佔大马可耕地的70%以上,棕油在2010年的出口值更达622亿令吉,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经济作物。

棕果的好价格已经从最高峰每公吨800令吉,跌至每公吨只剩380左右(今年最低价),更糟糕的是收果商还私下扣起每吨棕果40令吉的“打底金”。

一个拥有5英亩油棕园的家庭,1个月收割约8吨的棕果;棕果价钱好的时候,每公吨达800令吉,扣除每吨190令吉成本,净赚4880令吉。如今棕果价跌至每吨380令吉,再扣除收果商每吨抽取40令吉的“打底金”,这个家庭的每月收入就只剩下1280令吉。

就肥料而言,在2007年时,1公吨的肥料价格是860令吉,而现今已上涨至1520令吉,在短短的5年內,价格已上涨了超过70%。

我国棕油库存量在9月份创下历史新高,拥有248万公吨的原棕油在我国仓库內,这是导致棕油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过多的库存也造成棕果价格在未来23个月內不会回升。

印尼的原棕油提炼出口税比我国低,我国的棕油出口税是23%,与印尼的13.5%相比高出许多,这导致中国等对棕油有高度需求的国家转向印尼购买原棕油。
 
 

燕窝


建造一栋包含音响、燕架及装潢等的费用的三层楼燕屋费用约30多万令吉(不包括地价),成功的燕屋一个月可收成2公斤燕窝,而毛燕最辉煌时期的价格是每公斤6800令吉,隨后停留在40005000多令吉,自去年跌至10002000令吉。

以每公斤中等燕窝价格4000令吉计算,1间成功的燕屋1个月收成2公斤就有8000令吉,1年就多达96000令吉;由于燕窝在15个月前被禁止出口,燕农每间燕屋一年內损失达96000令吉的收入。

2012年9月1日星期六

“批文”脱离不了单元教育政策


一个多月了,关丹申办独中那份带着神秘面纱的“批文”,原本是想要瞒天过海的,作为马华向华社邀功请赏的记录,可惜从颁发的第一天起,却被一批火眼金睛的华教工作者识破,得不到华社的信任,可说是事与愿违,用心良苦呀。

从此,局势的发展似乎也越来也不是味道,只好把见不得人的“批文”,暗地里送回教育部修改,弄得只好尴尬承认货不对办。

前后又是折腾了好几个星期,现在华社要等的是修改后的“批文”,是以华语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是以独中统考为主要考试目标吗?也许难如登天。

修改后的“新版批文”,将会是一份怎样的“批文”呢?看看政客们这几天的口风,猜测也相去不远了。

第一,以华语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及独中统考为主的办学目标,都是推行单元教育政策者的禁区,由单元教育政策者掌控的教育部,绝不允许任何跨越的企图。

第二,教育部副部长一改过去咄咄逼人的姿态,用悲情的语气自矜功伐贡献华教,这难道不是“新版批文”的极限的注脚吗?

一句话说到底,就是单元教育政策死也不改。

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手记


1,从629日至71日,由董教总教育中心主办,地点是加影新纪元学院,出席人数约300人,有东盟各国(越南、寮国缺席)华教工作者代表,队伍以印尼和泰国的人数最多;可喜的是这次本地出席者所涵盖的场面很广,有来自非华文教育体系的自各不同阶层、年龄、地区教育工作者和关心华教人士出席。更得到本地媒体的高度重视,各大报刊以及电视台的大批记者,在场全日跟踪并以巨大篇幅报道所有相关的活动。

2,值得一提的是,年纪大的印尼华文老师,还带来第二代年轻华文老师一块出席。由于几十年的断层灾难,他们(印尼、泰国)自己虽然是一把年纪,可是热有情不减,仍然站在开展华文教育的前线,日月奋战,创造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期望获得快速的最佳效果。

3,马来西亚的华教发展,有幸成为各东南亚国家学习参考的模式,我们更应该饮水思源,感激前辈们百年来为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付出和牺牲。

4,中国的崛起,中文有价,近年来委派不少华文老师到海外任教,效果却差强人意;根据各国与会者反映,这些“老师”当中有不少数人格低劣,以个人利益挂帅,令人不敢恭维。因此,大家的结论是解决师资匮缺的问题,唯有努力培养本土师资。

5,东南亚各国除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外,其他各国尚无全国性的发展华文教育的领导机构。大多是各自为政,有的是配合区域性机构组织,无花六门,往往自能无奈的开展工作。看来,大多尚处在起步阶段,其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

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政局的发展总是环环相扣

·

在这三天两日来,“为华社捎来好消息”的新闻就有两宗:一是,才刚刚被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说过由于历史不能共识所制,部长无权批准增建独中申办,忽然一百八十度转变,宣布内阁同意增建关丹独中;其二是:提呈了五年申请升格大学学院的南方学院,昨天终于获得高等教育部发出的批准函。对华社来说,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喜讯,向来热切关心民族教育而奋斗的民众,算是一项进展。

从报章的新闻和评论看,除了国阵内部的华基政党,迫不及待向华社忘形的邀功,华社却没有发放出一丁点的“雀耀”的心情,看大家心照不宣,就明白毕竟民众的政治觉悟水平,已经提升到达另一个高的层次,这真是今非昔比呀!反过来看,那批可怜又可悲的国阵内部华基政党喽喽们,已经民众远远抛离在历史发展的后头。

任何历史(时局)的发展,总有其因果的相互关系,增建关丹独中和南方学院升格的促成,可说是这几年来民众奋起为争取本身应用权利的抗争结果,将来的历史将记载着如:2·26反稀土绿色大聚会、3·25华教救亡运动、4·28大集会、5·20申建关丹独中大集会等等,最后取得的成果。

民众奋争就因为国阵的腐败,特别是华基政党的喽喽们也一样,变成了华社的绊脚石,华社唯有像丢弃烂拖鞋一样,毫不可惜。

想要邀功的那些人,固然把它当作一根救命的稻草,看来有兴奋的也有些不知自量的嚣张,却不知道自己的处境,现在已经时日无多了。

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

历史的巨轮阻挡不了


今天是612日,因为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先生将出示两份官方文件,证明所谓的“历史协议”或“契约”的确存在。

这是关系国事特别是“华教课题”的目光所向。网上南洋商报即时新闻,以下是最显著的两则报导:


邹寿汉出示2官方文件 证明“历史协议”的确存在
南洋商报/ 即时新闻  2012-06-12 16:31  

(加影12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今天出示两份官方文件,证明所谓的“历史协议”或“契约”的确存在。

他说,有关官方文件分别是首相署于2010年致给教育部,以及教育部回应尊孔校友会的询问。

他说,凭着上述两份官方文件,加上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不久前发表的华教受过去的决定和历史协议限制,清楚显示历史契约的存在,不容马华领袖狡辩。

他促请马华领袖有必要站出来澄清及解释,希望能有挽救的机会。

邹寿汉昨晚甫从国外回返都门,他今天在尊孔校友会前任主席谭志江及现任主席黎业波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公布相关文件。

他说,尊孔独中校友会于2010年7月15日致函首相,针对尊孔校地、华校拨款,以及承认独中统考文凭问题提出询问。

首相特别官员莫哈末阿米尔于7月20日致函教育部长高级机要秘书凯鲁,指示教育部必须针对尊孔的提问作出回复,有关函件副本致给尊孔校友会。

当时的教育部教育政策研究与策划组主任查哈里博士于同年9月3日回复尊孔校友会,指在提呈1995年教育草案时,国阵成员党和相关非政府组织,己经达致共同协定和同意,决定维持现状;当时马华有关方面同意接受“独中统考事宜维持现状”。


魏家祥:指责马华典当华教 必须出示契约而非信件
南洋商报/即时新闻  2012-06-12 16:59  

(莎阿南12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声明,不管任何人要指责马华典当华教,必要出示契约,而不是信件。

他说,自己素来重视的是科学研究方法,讲求真凭实据,而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由第三人转述的内容,因为指马华典当华教是严重指责,必要有真凭实据。

他说,董总所出示的公函里,写信的官员已经退休。如果要知道历史真相,当去询问当年参与的相关人士。

他也说,马华不能因为一个官员所写的信而“吃死猫”。

他也要提醒公务员,他们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不能因为道听途说就发公函。
 

现在记录在案,因为这是历史的时刻,背对华社的不管怎么狡辩,从明天起铺天盖地的舆论,将不会对落水狗留情;聪明反对党一定会“柿子捡软的吃”,就看马华公会那帮“张牙舞爪的”还能横行到几时。

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

有首相的“祝福”又怎么样?


"5·20争取申办关丹独中和平大集会"刚刚过去,思路灵敏的华文媒体工作者,没错过任何发掘新闻的机会,给华社传达最新的一则信息——在关丹市议会的大草场,5千人代表着华社所发出的心声,现在已经得到了意料中的回应,那就是一贯顽固的执行着的“单元教育政策”不能改。

今早,南洋商报国内新闻这么写道:“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说,由于受限于教育法令和过去的决定,身为教育部长的他,无法在关丹独中课题上做出任何决定。”

“他表示,关丹独中课题已非首次提出,只是他受限于数个事项,包括过去所做的决定,使得国内独中数量目前只能保持现状、教育法令也没有相关的权限等。”

就这么简单两段文字,终于给万千华社民众有了清楚交代,让压积在万千人心中,正在苦等的“希望”变长了“绝望”。现在更明白的知道了,“单元教育政策”不会改,就算有首相的“祝福”又怎么样?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董总退出圆桌会议之后


54日,董总发表文告宣布退出“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

这对华社来说,犹如一声旱雷聒耳,震撼人心;这一行动,确实有些人被震得一时茫然,也有些人感到心慌焦虑,功亏一篑。

然而,现实回归现实,董总这一决定,已经形成了华教奋斗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只要目标方向正确,华社民众一定看得清这是一条康庄大道大道,顶多有的只是掉队绝不会迷失,是所谓道不远人,爱护华教就是正道。

最可怜的是那一小撮心虚胆怯的精英头目,原本就是身不由己,做事不分是非,却要看老板脸色,哪怕过去替老板卖力不少,一旦没有成效,就不能论功行赏。成败论英雄!正是当今实用主义者的人生哲学。

贼喊捉贼

57日,马青总秘书拿督蔡金星抢先发文告说:“董总需要重新考虑退出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的决定,不要在教育部正在真心诚意的逐步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师资问题的关键时刻,意气用事放弃官民协商平台,而成为华教的千古罪人。”

文告巧妙的,一方面自赞教育部“正在真心诚意的逐步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师资问题”,同时也虚张声势的警告董总,“不要意气用事,放弃官民协商平台,而成为华教的千古罪人。”

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要谈论“华教千古罪人”,在我国华教史上,根本轮不到马华、马青开口发言,要狐假虎威的教训别人,贼喊捉贼,结果一定弄到自己成了“猪八戒照镜、里外不是人”。

翻开我国华教历史,谁是千古罪人,早有定论,其中“身份显赫”者非当权的马华精英头目莫属。为此,有人到了晚年,发现自己悔对过去,诚心向华社公开道歉。

这人就是担任第二任副教长丹斯里李孝友(马华署理总会长),他在20001120日晚上,董教总假雪华堂主办的“从华文中学改制看宏愿学校”汇报会上,向全体人民,尤其是华社公开道歉;他说:“六十年代他受到联盟政府、受到马华公会的误导,大力鼓吹华文中学接受政府的津贴,改为国民型中学(英文中学),然后到了七十年代再改为国民中学(马来文中学)。”华文中学的改制,华文教育被腰斩,对母语教育带来的破坏,对当时的华文中学的董事、家长、教师及学生直接带来伤害,李孝友请他们原谅。李孝友要求华社吸取华文中学改制的教训,千万不要再犯错,要及时地全力支持董教总,坚决反对“宏愿学校计划”。

李孝友以当年在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及在政府(副教长)里工作的经验,证实了董教总的说法正确:五十年来政府没有放弃贯彻单元化思想指导下“最终目标”的教育政策。

如今,马华当权的精英头头们竟敢厚颜无耻警告董总“别成为华教千古罪人”,把华社民众父老都当成傻子。自己当了婊子竟想立贞洁坊?

如此“圆桌会议”

没有董总出席的“圆桌会议”,肯定可以照开不误,依样画葫芦,不谈“政策”,只谈“技术层面的问题”。岂不变成了教育部行政汇报会;教育部不务正业,故意将内部官员汇报会,敷衍华社,冒充作什么“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圆桌会议;那葫芦里卖的药已经曝光,华教课题“解决”不了,又有什么颜面可以见得自己的乡亲父老?

从过去几次“圆桌会议”的经历看,与会者从来没得过“会议记录”,至于华小师资短缺的实际数字,教育部官员反而向与会的董总索取,他们在会议上投影出来,想让董总“开开眼界”的图表数字,既不能分发,连摄相也不允许。

如此“圆桌会议”开了又开,看起来船过水无痕;日后,董总作为华社的代表,没有白纸黑字依据在手,将来非但无法和教育部交涉,也无法向华社交代。如此会议,正如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形容的教育部“大事装糊涂、小事假认”、“狗咬尾巴团团转”,继续留下的话,对华教绝不会有什么好处。

说是圆桌会议,不如说是是圈套,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把董总和群众隔离起来,让当局可以制造假象,误导华社,以为“教育部正在真心诚意的逐步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师资问题。”看来这个布局,真是用心良苦呀!马华的精英头目等待的是,可以振振有词的公告华社,说他们正在有效的逐步解决华教长久的问题。并且,继续推行不合理的“单元教育政策”,像上演皮影戏那样,观众看不见谁在操控。

柿子捡软的吃

由教育部挑选出来的所谓“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特别委员会”,其出席成员包括:教育策划与研究组(BPPDP)、师训组(BPG)、教育服务委员会(SPP)、大马师范学院(IPGM)、学校管理组(BPSH)、教师专业职工会及全国校长职工会;这些都是教育部属下的执行日常运作的公务员,以及公务员的职工会组织。此外,属于民间组织的是董总、教总和华总。

从这个“委员会”的组成,可以清楚的看出,其中大部分成员是必须“听命”教育部命令的政府公务员,再加上“充数”的,剩下能够真正为华教自主发言的,充其量就只有董总和教总等两、三个组织。

有为评论人在《中国报》写道:“魏家祥毕竟是“好紧要”的魏家祥,他通过拉拢全国教专职工会、全国校长职工会、华总及教总来孤立董总,有恃无恐展开他的策略。”

他还说:“里边的奥妙是,受英文教育的教专秘书长骆燕萍倾向教育部,校长职工会当然不敢跟教育部对抗,教总领导人则受制于校长职工会,还有一个很想出任马华候选人的华总副秘书长陈耀星。”

至于“教总受制于校长职工会,不过目前已是华小面临“生死关头”的关键时刻,这胥视教总主席王超群,敢不敢作出“超群出眾”的抉择了。华总领导人都是商人,在商言商,他们的立场跟变幻莫测的天气一样。”

今天再细读回味这样的评论,可说是一眼看穿了这精心的布局,一针见血,和今天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吻合。

结论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属于我国各阶层人民的,它客观存在于这个地球之上;何况,华教的发展早就没有国界之分。不幸的是,当年,东西方冷战时期,它被视为洪水猛兽,在东南亚国家,西方殖民地主义者联合当地的保守势力,全力打压消灭,可是它的生命力却像野草那样,扎根于民众的土壤。即使,历经浩窃,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也难怪,高调问政的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歷也自叹说:“教育部副部长是马华官职当中最难为的官。”

这回,相信又是啃到了铁板吧!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解读4·28



1,4·28黄绿大集会,超乎各方预料的比预期的人数踊跃,由于在全国和世界各地也同步进行,其动员的深度和广度必须受到重视,可说是史无前例,它涵盖我国所有族群、社会阶层以及年龄等。也许,情绪高于理性,行动多于组织;但值得一提的是,年轻华族的人数的比7·09明显增加,一改过去华人被标签为怕事怕麻烦的看法,与其说这是表达人民对当前国家政治的关心,倒不如理解为对政府政策的表达高度不满。


2,4·28当天,在吉隆坡人潮从上午7、8点开始汇集,程序井然,这可以从各种即时媒体或现场录像看到,一直到3点半左右,主办当局正式宣布集会圆满完成并着令解散,都还一直维持良好秩序;奇怪的事竟然发生在庞大人潮即将离开的时候,军警突然封锁某些道路,关闭其中的LRT站,令部分人潮回流向独立广场附近,于是“骚动”就这么发生了,镇压就这样开始,令人感到非常惊愕。


3,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4·28所表达的就是人民的心声。从因果关系看,政府施政不公是因,如今所结的果是人民不满求变;原本3·08已经传达了初步的求变的信息,首相也相应的抛出了“转型”计划,作为对策,可是就在这“转型”转了两三年后,4·28再次传达出更为强烈的信息,说明“转型”并没有给人民带来新的希望,没有受到普遍欢迎。今后,就看当局怎么应对这种民心求变的强烈要求,要吗顺应民意彻底改变,幻想依靠一路来欺诈压迫的手段,想稳住政权和地位,最后唯有用这么一句老话来总结——“失民心者失天下”。


4,为数不少的媒体工作者在采访“骚乱”中,非但没有受到军警的相应保护,反而还遭到军警的逮捕甚至殴打受伤、相机被无理没收,令人感到非常震惊,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向世界上那些专制独裁的国家看齐,即将走向更加独裁专制的道路。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压制华教的黑手


目前,在各地教育局工作,有良知爱护华教的人,肯定为数不少,这使到教育部的日常操作,总是步步为营。自从打压副教育局长李翊狮的事件曝光之后,报章上断断续续的把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公诸于世,让人看清楚谁是教育部的真正黑手。

昨天(4月26日)《东方日报》写道:“2008年前,国內华文科及华小督学会被时任副部长召见至少3至4次,以针对各州华小问题进行一天的正式会议和交流,让副部长掌握州內各华校情况。”到了2008年后,类似会议开始减少,甚至后来没有正式的会议,督学们將问题呈上给各有关单位皆无下文,一些督学更因此而开始心存不满。

更甚的是,督学与副部长几乎零交流。“每次开会进入尾端后,副部长才进来交待他的部分,然后聆听我们匯报,之后就离开了,我们根本没有时间交流。”

为了解决华教的各种问题,许多有良知的华教督学认为,他们应该和董家协合作,才能有效帮助解决问题。督学是最清楚华小困境,但是督学却面对上层压力,只能和华社保持距离,以致一些华社对教育部华人官员存戒心。

就因为这样,柔州华小督学自2月份起已被下封口令,他们皆被指示不可再对外界包括董家协透露官方资料,除非得到授权。

早在今年1月开始,柔佛州教育局就频接获指示要求华裔官员翻译李翊狮出席公开场合对报章发表的讲话,高度关注李翊狮言论。甚至有关官员多在晚上时分接获上司指示,必须翻译好新闻内容,以便在翌日一早提呈给州教育局高层参考。(见:4月27日,《南洋商报》“局指示官员翻译报章言论 李翊狮已被“关注”四月)

2012年4月26日星期四

是非不分、见利忘义

                                                                 ——丧失民族自尊的政客
李翊狮副教育局长由于透露华文教师短缺的事给华社,被教育局秋后算账的消息被踢爆之后,这几天,来自各界民众和团体用各自的方式主动声援;身为全国华教最高领导的董总随即发表文告,对李翊狮先生的行为表示肯定和高度的赞扬,承诺给予有任何需要的援助,包括在法律上的义务协助,让正义得以伸张。

这两天来,由于报章的广泛报导,使到教育部幕后的黑手再也无从隐蔽,再次变成了“千夫所指”(据3月26日报导: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把本身出席3·25 抗议大会1小时半集会的心情,形容为“横眉冷对千夫指”。)这可是一点没错,你先是横眉冷对华社,甘心被华社千夫所指。

然而,见利忘义虽然不齿于人类,却也还是代有传人,马华的顶层头目无言以对,小锣小鼓们却还是会发出一点杂音,在现实面前,也许是利令志惛吧!

有一位现任直辖区州团马青副团长的,护主心切,在他自己的
博客这么写道:“董总的力挺,并不能够为李翊狮帮上任何忙,反而会越帮越忙!甚至还会害了李翊狮!董总和华团的行动,让政府部门认为李氏借助外人干涉行政事务。其实,州教育局助理局长和国中下午班主任即然是平调,董总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干预政府部门内部的人事调动。” 

而且,更进一步的解析说:“以李翊狮 DG 44 的公务员等级属于行政等级的官阶。以他53岁的年龄,如果无风无浪,退休时应该可以提升至 DG48 或 DG 52,接近8千马币的薪金与津贴。”

看来,道义也就那么廉价,怪不得马华和华社在国家和社会的各种课题上,早就这样脱缰了背道而驰,看看谁还说得出口“代表五百万华人”的谎言?

2012年4月25日星期三

深明大义的柔佛州教育局助理局长李翊狮


前天,教育部打压敢于讲真话的副教育局长李翊狮的事件被揭发之后,气急败坏的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随即在大批报章记者面前否认说,这是“无稽之谈”,摇晃着手上的几张信件,发狠的指责董总没有先调查清楚,是“含血喷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步伐并没有因此停顿;很快的在隔天各华文报章就竞相揭发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李翊狮早在今年1月就接获要调派到新山区学校的书面指令,经过交涉后为了不让上司难为,自行致函要求调往学校执教,但过后已自己收回函件,等待许久没下文。董总3·25抗议大会后,他又接获同样要他调职的公函。于是他便提呈第三封上诉信,并于3天前接获柔州教育局局长志期本月17日的函件,指他上诉不获准,必须尽速到一所国中报到,担任下午班主任。

上司当初询问他是否与魏家祥吵架?因为后者一直致电对他表示不满。他很体谅上司面对压力,非常为难,于是自行致函要求从州教育局调往学校执教。 过后,友人劝他不应自动求去,在友人劝告下,他写了第二封信给上司,要求收回求调信件,过后当局没有回应。

简短的报道,已经清清楚楚的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套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谎言永远掩盖不了事实;今天的南洋商报新闻报导说:“一名教育界资深人士诙谑的说,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指董总含血喷人;其实,董总是在‘含血喷小人’,做的很正确。”

如今,再次验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哲理。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

转型转型,转到原形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今天指责董总制造谎言,诬指政府边缘化华小,导致华小在过去20年被师资短缺问题所困扰。 他说,董总在上个月举行的3·25华教救亡抗议大会中,副教长拿督魏家祥博士赴会时也遭民众掷水瓶及报纸,这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 (2012/04/13 南洋商报)——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动辄利用政府的宣传机器,攻击反对党早已经是司空见惯;自3·25华教救亡抗议大会召开以后,董总也成为执政党头头们,恶意攻击和中伤诬蔑的对象,这些无中生有的挑衅攻击,从马华到巫统直到他们控制的巫、英文报纸,一拥而上,围绕着董总和董总主席的身上,挑拨造谣。自从华小老师严重短缺问题被揭发之后,面对华社团结一致发出的呼声,身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也仓促登场,非但没有诚意向向人民诚恳交代,纠正政府政教育部过去政策上的偏差,反而把董总摆到自己互相对立的位置来指责,可说是不务正业,早就忘记了政府是人民的公仆道理。堂堂国家领导人,如此心胸狭隘,举止幼稚差劲,实在不敢恭维。 

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几十年来,年年发生,已是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摆置在阳光底下,任谁无从掩盖;长久以来,华小依靠临教勉强运作,华小董事自掏腰包发薪聘请临教,全国华小不足,华人聚居的地区没有华小,现有的许多华小没得到教育部拨款,也面对课室残旧,华社自行捐款华小建设等等。这些不足、残旧、缺东缺西的事,教育部往往充耳不闻,而华社民众却耳熟能详。2012年开学,教育部乘华小师资严重不足之机,派送大批不谙华语、不具华文资质的老师到华小教学;一夜之间,华小面对着改换日常行政媒介语言的危机,是威胁华小特征的生死存亡。至此,全国华社民众(包括友族同胞)唯有响应董总号召,团结一致,向当局表达不满,发出愤怒的呼声;照理当局应该聆听民意,纠正一切人为的过失,废除不公平的政策制度。令人遗憾的是,当局仍旧敷衍推搪,试图用时间来磨灭民间的声音。 

如今,还将3·25当天一小批不满的民众,对教长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的赴会喝倒彩奚落,说是“不文明的行为”,岂不知自己已是过街老鼠,难道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民众百姓这样表达对不公平的政府不满,算是够客气了;环顾我们周围世界,有多少国家人民表达反对政府的不公平政策,是用这种心平气和的文明手段。 

看来首相在一边高唱什么转型,另一边厢却像磁铁那样总是转到原形,这不就是现实?

2012年4月10日星期二

还是官腔!


昨晚,观看过首相纳吉首次亮相ntv7节目现场直播。由于,过去几天电视台连续大事通告观众,注意4月8日晚上8点半的这个特别节目。可惜,看了这个节目,却使人闷不过气,因为当今一连串的政、经、文教等问题,首相竟然可以点点转转,点到皮毛而止,这样的答案,对于平时读报、注意时事的人,谁都能背出国阵是怎么“辩解”应对这些课题的,说了等于没说,感觉是低估了民众的智慧,除了官腔还是官腔愚民。

华社关心的课题,如:“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已经办了几十年,他竟然说:“政府需要认真考虑两个环节,一是统考科目是否符合我国国情;二是国文的水平。”统考至今开办几十年,同时提出“承认统考文凭”的呼声也已经几十年,首相竟然有胆量回答说什么“统考科目要符合国情”、甚至质疑“国文可水平”。试想,如此欺人,推搪就能了事吗?

再谈到华小师资短缺以及华小拨款,前者的答案是政府教育部正在解决;后者是拨款有所增加。大家都知道,当华社不分彼此,团结一致,全力支持3·25当天在董教总教育中心举行的抗议大会,通过的四大提案,教育部被逼着匆忙敷衍。至于华小拨款却是杯水车薪,当官的永远不敢说出实际的数字和占教育比例,诚意何在?

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君子恥其言而过其行”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昨天到访吉华二校,为新校舍主持开幕仪式,并在会见吉州华校及淡米尔学校成员的集会上致词。他说,政府以相等于国小的标准看待华小及淡小,要求教育制度完善及有素质,各源流学校的教育制度都必须符合世界标准,不是次等级水平。 此外,有一些人基于他的面貌马来人特征较强,便指他“排华”,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待薄华裔。

“那些人指我种族主义,对华小没诚意,甚至要关闭华小,他们根本不了解教育法令,因为在教育法令下,教育部长无权闭关任何学校,包括华小或淡小。”

这是一则少见的新闻,和向来的作风不一,可以理解的是特意向华社释放出“暖和的气氛”,但看不到改变的诚意,因为改变是需要行动,口皮说说没人相信,真正蚕食华教的是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官僚一致采用的不合理行政手段,说些好话难以取信。

《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又,宋·邢昺疏:“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

2012年4月5日星期四

舍本逐末志在拖延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对华小师资短缺正式发表文告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在320日“解決華小師資特別委員會”圆桌会议上,抛出的“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8项方案”被华社形容是应对3·25华教救亡抗议大会的“权宜之计”,只是临时用于处理华小长期以来面对师资严重短缺问题的部分技术层面,对改变现存的贯彻单元种族教育制度,对问题的根源毫无改变。

如今,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正式发表文告说,国阵作为体恤人民的政府,至今正在及已采取按部就班、划一及持续的步骤,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

“华小不曾被排斥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有鉴于此,我希望华社积极看待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特别委员会在3月20日宣布的短期及长期解决方案。”

并补充说,政府并非受到任何一方施压,而宣布采取有关方案,所以任何指责政府在压力下采取有关方案的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 “我们须清楚说明这项课题,让人们掌握正确情况,避免政府及教育部面对不实指控。”

从以上报章的报导看,很清楚的教育部无意采纳42日董总在圆桌会议上提出的建议,更没有显示出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的诚意,舍本逐末志在拖延。



见:董总代表团在出席教育部2012年4月2日华小师资圆桌会议上发表的立场文件

1)2012年3月25日华小师资严重短缺抗议大会四项决议:

1.大会吁请教育部,马上调走今年新学年开学时被派到华小执教的不具华文资格教师,包括马来文和英文教师,并把从华小调走的具有华文资格的教师调回到华小服务。

 2.大会吁请教育部为那些不是主修马来文或英文,但却已经在华小教导马来文或英文至少三年,而且具有华文资格的教师,举办教师在职特别培训课程,以让他们同时也具有教导马来文或英文科专业资格。

 3.大会吁请教育部恢复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华小师资培训制度,设立师范课程华小组和制订妥善方案,来培训华小所需要的师资,必须把具备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优等的资格列为申请条件,以符合华小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需求。

 4.大会吁请政府检讨教育法令,实施多元化教育政策,确保各源流学校地位平等,享有公平合理对待,保障各源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2)董总针对上述四项决议作出下列说明:

 1.董总要求教育部正视和尽快落实上述325抗议大会的四项决议。

 2.董总要求教育部从政策和制度上,一劳永逸地根本解决华小师资短缺和不具华文资格教师问题,为华小培训足够、合格及具有华文资格的各科目教师和高职行政人员,并公布落实方案和时间表的路线图。

 3.董总要求教育部落实325抗议大会第三项决议,必须确保无论是在教师教育学院(Institut Pendidikan Guru)和教师教育大学(Universiti Pendidikan Guru)的师资培训制度,必须设立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师范课程华小组,为华小培训和派遣所需要的高职行政人员和各科目教师,包括各语文和非语文科教师,必须把具备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优等的资格列为师训申请条件。

 4.董总要求教育部明文规定申请师范课程华小组的学员,包括申请华小组师训的华文独中统考文凭持有者,必须保留在华小组并在毕业后派到华小执教。

 5.董总要求教育部也为那些不是主修非语文科(例如数学、科学等科目),但却已经在华小教导非语文科至少三年,而且具有华文资格的教师,举办教师在职特别培训课程,以让他们同时也具有教导非语文科专业资格。

 6.董总要求教育部立即解决眼前的各项问题,包括:

 ◦立即调走今年派到华小的不具华文资格教师包括马来文和英文教师,并委派足够、合格及具有华文资格教师填补空缺。

 ◦立即发出指令给华小校长委任临教,实施一年制的临教聘约,全部临教的薪金和福利必须由政府承担。 ◦立即公布临教聘约内容。这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在2011年12月29日会议上所作出的承诺,而且表示临教在新聘约的待遇比过去的更好。

7.董总要求教育部公布各项教育资料和统计数据,包括:

 ◦今年派到华小的不具华文资格教师人数及任教科目、职位和学校名单等资料。

 ◦华小高职行政人员和各科目教师的需求、供应和短缺资料和统计数据。这包括教师人数、其专业科目和执教科目,临时教师,代课教师,师训课程,每年师训学员和毕业生人数及受训科目,退休和离职人数及其任教科目和职位等资料及统计数据。

 ◦华小临教受训人数、师训课程和培训科目。

8.董总要求教育部恢复举办华小临教假期师训课程(Kursus Dalam Cuti,KDC),让面对不同情况的华小临教也有机会受训为华小合格教师。

 9.教育部今年3月18日在报章刊登的教育学士学位师训课程(Program Ijazah Sarjana Muda Perguruan dengan Kepujian (PISMP) Ambilan Jun 2012)的招生广告中,没有招收华小华文科师训学员。董总要求教育部必须把招收华小华文科师训学员列入广告里。此外,教育部必须明文规定华小各类师训课程申请,必须包括华文科等各个科目的师资培训。

 10.董总要求教育部必须为华小培训和委派足够、合格及具有华文资格的课业辅导、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师资。

 11.董总要求政府检讨教育法令,实施多元化教育政策,确保各源流学校地位平等,享有公平合理对待,保障各源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包括:

 ◦废除1996年教育法令绪论里的单元化教育政策和相关不利母语教育的法令条文。

 ◦制度化拨款拨地增建华小,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权利。

 ◦制度化公平拨款给华小。

 ◦彻底解决华小师资短缺和不具华文资格教师问题。